近期,美国海关决定将针对“途中货物”的关税减免时间由原先计划的5月28日推迟到了2025年6月16日。这一举措表面上看似为商家提供了一小段暂时的缓冲空间,但实际上监管力度并未有任何减弱,尤其是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监管措施更为严格——4月9日至10日间装载的我国商品,除需缴纳原定的10%关税外,还需额外支付10%的附加税,同时强制按照HTS代码9903.01.25进行申报。同时,海关也明确表示将严查滥用豁免行为。
跨境商家正忙于抓住机遇期、调整物流发货计划之际,美国监管部门又一记重拳接连落下。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联合公告,2025年2月,他们在芝加哥港查获了近200万件违禁物品,这些物品的总价值达到了33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3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源自我国。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动,众多卖家普遍认为开拓“第二市场”至关重要。6月17日,Ozon卖家峰会在汕头举行,将助你深入了解新兴市场的商机。届时,现场将限量发放运营资料和精选产品攻略。赶快点击报名参加吧!
01
200万件非法***被查
近期,美国芝加哥的海关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共同查获了大量未经批准的商品,总量接近两百万件,其零售价格估计在三千三百八十万美元左右。
图源:cbp
根据通报内容,这些商品绝大多数源自我国,原本预定运往美国众多州份。其中,不少产品在申报材料上存在缺陷,如信息不完整、表述含糊不清、价格申报偏低等。此外,这些产品未能提供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所要求的上市前批准文件。更严重的是,部分产品涉嫌未经授权使用已注册的商标,如“Smoke”和“Raz”等品牌。
自2025年起,美国方面针对诸如***等高度敏感商品实施了联合执法行动,这已成为又一典型案例。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代理局长皮特·弗洛雷斯指出,这些商品在生产信息不明确、成分未经审查等方面存在潜在风险。为此,美方将致力于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强合作,共同加强进口商品合规性的审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海关总署近期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检查结果:总计查获了价值高达295亿韩元(相当于约1.5亿元人民币)的非法走私商品,而这些商品中,有97%的最终目的地指向了美国。
韩国方面表示,在涉及的相关案件中,某些中国产商品以“转运加工”和“贴标出口”等手段,被贴上“韩国制造”的标签,随后出口至美国市场,这些商品涵盖了电池材料、监控摄像头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国生产的电池正极材料在未经过实质性加工处理的情况下,便直接贴上品牌标签进行出口;在另一个案例中,我国生产的监控设备部件在韩国进行简单的组装后,便以韩国产品的名义进行报关,涉及金额分别为33亿韩元和193亿韩元。
韩国海关已启动与美国CBP的联合调查程序,同时表示已将涉事企业和责任人移交给检方处理。未来,韩国方面将不断提升对高风险行业链条的监管力度。此外,韩国方面还强调,不仅会加强事中拦截,还将对已进入物流体系的可疑商品进行加速排查和处理。
近期,芝加哥方面查获的***查扣案以及韩国进行的“原产地洗白”调查,还有关税政策的不断调整,这些现象共同表明,多个国家正在对商品的原产地、成分、标签、知识产权等关键合规要素实施联合监管。特别是在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当下,跨境商家所面临的通关环境变得更加严格。
业内人士指出,在跨境卖家享受政策短期缓冲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商品标签的规范性、报关申报的真实性以及合规证明的完备性,并提前对可能涉及高风险的商品的通关合规流程进行审查,以确保从源头减少潜在的不必要风险。
全球主要通关口岸间的合作日益紧密,数据共享机制不断完善,这使得违规行为的发现速度和应对措施正逐步增强。与此同时,企业的合规能力正逐渐转变为维持长期稳定经营的核心保障。
02
海运价格持续暴涨
在关税政策频繁变动的背景下,海关的严格检查已成为常态,同时海运费用也经历了显著的起伏。据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相关数据表明,截至5月30日,上海港出口至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主要港口,其海运及附加费用的价格分别达到了5172美元/FEU和6243美元/FEU,与前一时期相比,分别上涨了57.9%和45.7%。
由于“抢出口”持续拉动运输需求维持在较高水平,整体运输能力规模大体恢复至“关税战”结束前的状态,然而舱位供应依旧紧俏,一些港口遭遇了拥堵现象,导致市场运费显著攀升。
众多商家反映,尽管关税有所下调,然而近期海运费用却不断攀升,报价频繁变动,集装箱难以抢购,市场状况相当紧张。在中美两国关税政策作出调整之际,外贸公司和跨境电商的商家抓紧90天的窗口期,急于将货物出运,导致美国航线海运需求激增。
有商家坦言,当前的海运费用已逼近疫情期间水平,报价持续攀升,货运代理机构亦发布通告,预示6月份的运费还将进一步上涨,中小型商家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承受这一压力。据消息,达飞、地中海航运等主要航运公司已发布6月份调价通知,预计自6月1日起,对每40英尺标准集装箱收取最高2000美元的旺季附加费。此举使得该公司在美国西海岸基本港的40英尺大柜运费预计回升至6000美元,较之前水平上涨了156%,相当于短短两周内运费增幅高达156%。
一位货代发布的通知表明,船公司最新发布的消息指出,美国及加拿大地区的首程海运费用在6月份将迎来显著增长。具体来说,从6月1日起,预计费用将增加约3000美元;同样,从6月15日起,费用也将增加约3000美元。在此期间,市场将面临严重的爆仓状况,船公司也将实施大量甩柜计划。根据数据,华东地区的普通船舶甩柜率约为20%,而华南地区的普通船舶甩柜率则约为8%。为确保货物能够安全且迅速地抵达目的地,恳请各位卖家提前制定出货计划,并提前将货物入库,感谢配合。
近期货代报价偏高,正值旺季,出货量显著增加。受关税波动影响,货运需求激增,然而运力却显得捉襟见肘,这直接推高了物流成本。特别是美线运力缺口较大,各种涨价现象频发,导致打单困难、提柜受阻,甚至提柜订单被取消,行业乱象再次浮现。一位卖家如是说。
业界专家预计,到了六月下旬,若市场供需状况持续优化,运费上涨的幅度有望得到有效遏制。随着进入销售旺季,卖家们对物流环节的变动需保持高度警觉,并应与货运代理保持密切沟通,以免错失销售高峰期。
【扫码进入中东卖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