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设机器人配送中心
用科技创新事业,这是亚马逊始终遵循的准则。
近期,亚马逊在马萨诸塞州宣布设立了一座机器人配送基地,该基地覆盖面积达280万平方英尺,换算成平方米约为26万平方米。该中心具备一次性存放3200万件商品的能力,投资额超过3亿美元,成为亚马逊在马萨诸塞州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亚马逊新机器人配送中心 图源: chain dive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该四层楼高的配送中心装备了成百上千台亚马逊制造的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单台能够承重1500磅,即大约680公斤,它们协助超过1000名员工,高效地处理了数万份网络订单,订单种类涵盖书籍、电子设备、玩具以及家居用品。
根据亚马逊的数据,自2010年起,亚马逊在该州的投资累计达到了约230亿美元,并设立了8个配送及分拣中心、17个配送站点以及1个Prime Now快速配送中心。目前,引入机器人到配送站点,不仅有望将商品配送时间缩短四分之一,还能增强运输的精确度,同时拓宽当日及次日送达商品的范围。
实际上,机器人技术构成了亚马逊核心的发展战略之一。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亚马逊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致力于机器人配送技术的研发,旨在降低人力成本,并显著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
今年五月,亚马逊发布了首款配备触觉功能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在约1平方英尺(约合0.09平方米)的空间内精准地抓取物品。它具备与人类相似的感知能力,能够判断何时伸手、何时施力,以及每次应施加多少力量。此外,它还能在恰当的时刻停止动作,避免出现破坏性的停滞。
亚马逊首款触觉机器人 图源:
在此阶段,亚马逊已在物流配送的各个阶段部署了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系统能够实时处理库存数据,以此提升库存周转速度;Titan机器人专注于搬运重物;它们能够拾取单个商品并将其移至指定货箱,待包装前再交由人工处理;而Robin机器人则负责从传送带上抓取包裹,并将其放入由机器人驱动的装置中。
截至目前,亚马逊在物流领域已经引入了九种不同型号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被广泛部署在其物流体系内,总数已超过75万台。它们在处理在线订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超过75%的订单处理任务。
亚马逊物流机器人 图源:
Andy Jassy,亚马逊的CEO,在二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自公司开始在物流环节融合机器人技术后,我们已在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增强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亦从机器人的创新应用中收获了丰厚的价值。
亚马逊接下来的计划是,通过应用机器人技术,在配送高峰时段,进一步将下一代物流设施的服务费用削减至原来的75%。
二、新技术赋能电商配送
AI和机器人技术,作为当前备受瞩目的尖端科技,实际上已经全面渗透到了电商领域,特别是在物流这一环节,那里往往充斥着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因而成为了新技术应用的理想场所。
因此,目前具备自主物流系统的平台,大多数都已经实施了或制定了新的技术导向型物流项目。以韩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为例,在今年第一季度,它已经成功实施了两个AI物流中心的建造计划,总投资高达3000亿韩元,相当于约2.05亿美元。
而且,在将来,我们打算在韩国的九个不同区域增设新的物流设施,以此将我们公司的核心业务——火箭配送服务,推广至韩国的每一个角落。
火箭配送计划覆盖全国 图源:yna.co.kr
今年三月,菜鸟公司推出了新型的配送设备——窄带直线分拣机。这款设备专为欧洲的物流配送设计,非常适合众多小型快递公司使用。考虑到这些物流公司内部人员往往不足,且需要处理大小不一的货物,这款分拣机占地面积小、使用灵活,且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除了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诸多平台正努力探索并推广创新的配送手段,例如无人机的配送服务。在北美洲,亚马逊与沃尔玛这两大电商巨头已积极投身于无人机配送技术的投资与研发。
去年年底,亚马逊发布了最新的送货无人机型号MK30,它能够运送重量不超过5磅(约合4.54斤)的合格商品。从用户点击“下单”开始,到商品成功送达,整个流程仅需60分钟或更短时间。目前,这项服务已涵盖超过6万种商品。根据亚马逊的规划,预计到2030年,无人机送货服务将每年完成5亿个包裹的配送任务。
近期,沃尔玛无人机配送业务取得了新的突破,据悉,本年度内,沃尔玛计划在美国新增五个城市开展无人机送货服务,并在约100家门店周边地区推出该服务。在此之前,该服务主要在德克萨斯州的18家门店提供。
沃尔玛无人机送货 图源:
毫无异议,众多创新技术已经成为各大平台增长的新引擎,借助这些技术促进物流配送的革新,同时也是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重要手段。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技术赋予发展的趋势将愈发明显,还将不断涌现出更多新技术服务,进而推动整个市场朝着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